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国有商业、粮食企业执行新的财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办法

时间:2024-07-05 00:48: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7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国有商业、粮食企业执行新的财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办法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国有商业、粮食企业执行新的财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办法
北京市财政局



市属商业各局、总公司、计划单列商业企业集团,各区、县财政局:
为了贯彻新的财务制度,解决新老制度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财政部和我局的有关规定,现对国有商业、粮食企业执行《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旅游、服务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办法规定如下:
一、企业要做好新老制度衔接的准备工作
1.企业要做好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要在7月1日以前确定固定资产目录、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及折旧年限、存货的销售及计价办法、低值易耗品摊销办法、坏帐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比例及办法等,并报主管财政、税务机关和主管部门备案,其中涉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的办法抄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2.企业要做好各项资金、帐目清理工作。企业在执行新制度前要做好资产核实和资本金划分工作,企业应对现有资产、资金做好清查盘点等清理工作,要做到帐实、帐物相符。对已列入待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盘盈,其中属于主管部门审批权限以内的,在执行新制度前
要按老办法处理完毕,并调整有关资金;属于需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的,要按规定的程序上报,上报时间最迟不得超过7月10日,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调整有关资金。
实行新制度后,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盘盈等按新制度执行。
二、企业资本金的划分
1.国家资本金
(1)企业固定资金(扣除待转已完专项工程支出),包括用国家拨款和企业专用基金购建形成的固定资金,用税前利润还贷形成的固定资金,经批准用费用列支形成的固定资金(按预估残值减清理费后的差额),以融资租赁方式形成的固定资金。
(2)流动资金。包括国家流动资金和企业流动资金。
(3)专用基金结余,包括专用基金中结余的更新改造基金和国家专项拨款中的挖潜更新改造拨款余额,以及粮食仓库建设拨款余额。
企业改组为股份制或者进行合资经营时,应将国家资本金及公积金转为国家股。
2.法人资本金
企业接受的其他单位投入的资金。
国合合营企业中的集体资金暂作集体资本金。
3.个人资本金
股份制企业接受的社会个人或者企业内部职工以其合法资产投入企业的资金作为个人资本金。但实行风险抵押承包或集资经营的企业,对职工交纳的承包风险抵押款和职工或社会的集资款(包括发行债券),作流动负债处理。
4.外商资本金
企业接受的外商投资。
三、7月1日前粮食企业以费用支出购建的固定资产未作固定资产入帐的,在执行新制度前调帐时,应先按新旧程度评定价值作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处理。再将固定资金转增国家资本金;对商业、粮食企业将国家统一调整商品价格发生的库存商品增值未按国家规定增加流动资金,
仍在往来或其他帐户反映的,应如数转作国家资本金。
四、商业、粮食企业原在其他流动资金帐户反映的接受原公私合营企业私股资金、代管集体企业的股金和公积金,应单独记帐,暂转作长期负债,待查明情况后按有关政策处理。确实无法偿还的上述资金,转作国家资本金。
五、对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已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和租赁给集体或个人经营的,其现有资金划转比照国有商业、饮服企业处理,集体或个人租赁的小型商业企业,在租赁之后新增加的资产,按原政策规定归集体或个人所有的,调帐时转作集体资本金或个人资本金;对已转为集体所有
的小型商业企业,现有资金划转时,应区别以下情况处理:转为集体时占用国家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尚未偿还部分,转作国家资本金,已偿还部分和新增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转作集体资本金。
六、专用基金结余的处理
1.企业工资基金和奖励基金历年结余转作流动负债。
2.企业职工福利基金结余原则上转作流动负债管理,但可以根据形成结余的来源将一部分结余转入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职工福利基金赤字(指税前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福利基金与税后企业留利中的集体福利基金两项相抵后出现的赤字),用专用基金实际结余抵补,抵补顺序为:大修理基金(修理基金)、后备基金、生产发展基金、承包风险基金(从留利中提取的部分)、新产品开发基金。抵补后仍
为赤字的,暂作挂帐处理(列作流动负债以负数反映)。
3.大修理基金(修理基金)结余转作预提费用,企业今后发生的修理费用支出,先从此项基金结余中支付;大修理基金(修理基金)发生的赤字,一年内可摊销完毕的转作待摊费用,摊销需超过一年的转作递延资产,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4.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承包风险基金(从留利中提取的部分)、新产品开发基金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其赤字按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其中属于正常原因形成的部分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冲减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5.企业更新改造基金发生赤字的,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冲减国家资本金。
6.企业按规定提取和有关部门拨付的创汇奖结余,属于职工个人奖励部分转作流动负债,用于生产发展部分转作盈余公积金。
7.从7月1日起,企业不再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补充国拨流动资金。
8.从7月1日起,企业不再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并交纳商业网点开发基金和市场调节基金。但7月1日以前,企业仍应按原规定提取并交纳这两项基金,已提未交部分要转作流动负债,上交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返回的这两项基金的使用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企业今后收到主
管部门拨入的用于市场调控和网点建设的“市场调节基金”和“商业网点开发基金”,无偿使用的作为增加国家专项拨款处理;有偿使用的作流动负债处理。
9.集团公司原集中企业的折旧、流动资金、小型企业上交和租赁费、拍卖收入、偿还金等,其结余转入国家资本金;原集中企业的留利、新产品开发基金、应留用的商业网点开发基金、市场调节基金等,其结余转入盈余公积金(此条也适用于区县主管公司)。
10.国家拨付给企业的特准储备基金作为长期负债处理。
11.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拨给企业的专项拨款结余(不包括挖潜更新改造拨款、粮食仓库建设拨款结余),以及今后对企业的专项拨款,应单独反映。专项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按照规定准予核销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冲销专项拨款,其余部分作为国家投资在资本公积金中单独反映。


七、关于长期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的处理
6月30日前企业借入的已交付使用并办理竣工结算的购建固定资产借款(包括基建和技措性借款等),已经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其应付未付部分,冲减专用基金抵补福利基金赤字后的实际结余(包括更改基金、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后备基金结余),专用基金不足冲
减部分转入递延资产,分期处理;7月1日以后新发生的不应计入资产价值的利息和汇兑损益,有承受能力的企业按新制度规定处理,当年没有承受能力的(以亏损为界),转作递延资产,分期计入财务费用。
7月1日以后企业借入的购建固定资产借款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按新制度规定执行。
八、企业要对现有的对外投资或开办新企业(包括三产)的投资进行清理,调整转入新帐:属于长期投资性质的转入企业长期投资帐户;属于有偿使用的,清理后做其他应收款处理。
九、关于超过三年的应收帐款及坏帐处理
企业应对实行新制度前的应收帐款进行分析清理,对属于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应单独反映,对其中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经主管财政机关认定批准后作坏帐损失,按承受能力,一次或分次处理。
7月1日后,企业对超过三年按规定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应及时报财政机关核批,作坏帐损失处理。
企业坏帐损失的处理,原则上均应采取坏帐备抵法,即企业可按上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的1/12逐月预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待年度终了再按当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清算。
企业当年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不能用于核销当年发生的坏帐损失,只能结转下年用于核销企业下年发生的坏帐损失,在实行坏帐准备金制度的第一年,企业可将经财政机关核批的坏帐损失按照承受能力,一次或分次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十、关于商品削价准备金的处理
企业可按上年末库存商品余额的一定比例的1/12逐月预提商品削价准备金,计入当期商品销售成本,年末再按当年末库存商品余额进行清算。企业实际发生的商品削价损失大于当年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金及余额的部分,列入当期成本,结余部分允许结转下年,但不得超过年末库存
商品余额的3-5‰,超过部分冲减当期销售成本。
7月1日前,企业已提未用的商品削价准备金可进行结转。
十一、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1.改变固定资产划分标准后,原固定资产不符合新固定资产标准的转作低值易耗品管理,其净值部分按照低值易耗品摊销办法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摊销期超过一年的,转作递延资产。已领用的低值易耗品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不再转为固定资产,尚未领用的,达到固定资产标
准的,应转作固定资产管理。
2.企业固定资产应当实行有偿转让,个别情况特殊、符合国家规定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行无偿调拨的,调出方调出固定资产净损失冲减资本公积金,调入方调入固定资产净收益增加资本公积金。属于成建制无偿调入调出的固定资产,应报主管财政机关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另行处
理。
3.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
(1)7月1日以后企业一律按新的折旧办法执行,原在分类折旧率基础上增提1%折旧及分类折旧比综合折旧少提部分在1994年底前允许补提的办法停止执行。
(2)7月1日前原实行提取折旧上交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企业,其折旧应交纳的“两金”仍按现行规定上交。7月1日以后企业折旧不再交纳“两金”。
十二、成本、费用中的有关问题
1.商业企业购进商品的原始价格和经营费用按下列原则划分:
从工厂直接购入的商品,以工厂开出售货发票所列价格为原始价格,在价格之外支付的工厂代垫的运杂费、保险费、保管费等计入经营费用。
收购的应税农副产品,以收购价格加税金为原始价格,收购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计入经营费用;收购的不纳税农副产品,以收购价格为原始价格,收购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计入经营费用。
从批发企业购入的商品,以批发企业开出售货发票所列价格为原始价格,在价格之外支付的有关费用计入经营费用。
从其他企业调入的商品,按调入价格作为原始价格,支付的调拨经营费、运杂费、保管费等项费用计入经营费用。
委托其他企业收购的商品,按其他企业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和应交纳的税金作为原始价格,支付给受托企业的各项费用计入委托企业的当期费用。
2.粮食进价成本应区别情况分别处理:对粮食价格尚未放开的地区,国家定购粮、议转平粮、中转地粮和中央计划内进口粮食仍然按定购价核算成本。对收购价格放开的地区:老库存粮食的进价成本不变;新收购的国家定购粮、议转平粮、中转地粮按实际收购价作为进价成本;以保
护价收购的,按当时的市场收购价作为进价成本,市场收购价与保护价的差价由地方风险基金弥补;中央计划内进口粮以到岸价加进口税金、购进外汇价差和支付给委托单位的有关费用为进价成本。专项储备粮食仍以国家规定的结算价为进价成本。
食油进价成本按下列办法处理:食油收购价格尚未放开的地区,仍以国家定购价作为进价成本;食油收购价格放开的地区,以实际收购价格作为进价成本;商品储备食油成本不变。
3.饮食、服务企业原从成本中列支的商品流通费改列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不再从成本中列支。
4.新《制度》规定企业可以计入财务费用的加息是指企业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的利息。企业违反国家金融政策被处以的罚息不得计入费用,应从税后利润中支付。
5.企业计提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福利费的职工工资总额不再剔除各项资金。试行提高职工教育经费列支比例办法的企业,可继续按原规定执行。没有承受能力的个别行业或企业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暂缓执行。
6.取消大修理基金(修理基金)提存办法,企业实际发生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原大修理基金结余作预提费用,其赤字可分期摊入费用。
十三、营业收入及利润中的有关问题
1.粮食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应按粮食性质分平价粮食销售收入、议价粮食销售收入;附营业务收入列入其他业务收入;储备粮油销售收入(包括专项储备粮食、商品储备食油、地方储备粮油销售收入)另设科目核算,不包括在商品销售收入中。
2.粮食企业的储备粮油(包括专项储备粮食、商品储备食油、地方储备粮油,下同)另设科目核算,不再包含在库存商品科目中核算;原国家储备粮油(甲字粮油、506粮油)转入“特准储备物资”科目核算,不再包含在库存商品科目中核算。
3.储备粮油销售成本另设科目核算,不包含在商品销售成本中;专项储备粮食按国家规定销售后,应上交中央及市财政的差价收入在“其他应交款”科目核算。
4.粮食企业增设“专项储备粮食结算差价收入”和“专项储备粮食结算差价支出”科目,核算专项储备粮食结算价格高于企业实际支付的收购价格而发生的差价收入或低于企业实际支付的收购价格而发生的差价支出。
5.新《制度》实施后,原经营平价粮食的商业企业中不独立核算的附营业务和议价利润停止执行比例抵亏办法,附营业务利润纳入其他业务利润核算,议价利润纳入主营业务利润核算,并入企业利润总额。
6.新《制度》实施后,经营平价粮食的商业企业补贴后的利润分配应按新《制度》的规定执行,停止执行提取综合奖、企业基金和利润留成基金的办法。
7.国家财政拨付给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及各项储备费用补贴,作应收政策性补贴收入处理,列入企业利润总额。
国家财政拨付给企业的技术改造费(转向费)原则上应作为专项拨款,单独反映,其结余转入盈余公积金。
8.对粮食企业的财务挂帐,应分清责任、积极处理。审查认定责任后按下列原则处理:属于财政应补未补的挂帐,企业作应收国家政策性补贴收入处理;属于应由粮食企业弥补的挂帐,按新《制度》规定由企业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结余的专用基金弥补。
十四、对外投资实行先税后分办法后,企业对投资分回的利润、股利等,在计算所得税时予以调整。
十五、企业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开支,可在费用中列支,部分企业确实需要超过国家规定的列支部分,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可以列入费用,但对其超过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14%的部分,在交纳所得税时要进行调整并计征所得税;
十六、尚未实行税利分流或降低所得税率办法的企业,“八五”期间可继续按照现行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用贷款项目投产以后新增利润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同时转入盈余公积金。提前还款留用的利润转作盈余公积。粮食企业留用的治理“三废”净利润仍按原规定执行,留用的利润
以及按国家规定减免的所得税(包括返还给饮服企业的所得税差额)应全部转作盈余公积。企业也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并经批准实行税利分流办法。经批准实行的企业,按33%的比例税率交纳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原则上实行税后还贷,对归还今年7月1日以前的贷款有困难的,经批
准可以用税前利润归还一部分,但最多不超过50%。
十七、企业应上交财政的调节税、利润等通过“应付利润”科目核算。
十八、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各类“上船”企业,其承包分配体制执行到协议期满。企业超承包上交财政返回部分纳入企业税后利润按新规定的顺序分配。经营者奖励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在承包所得中扣除,转作应付工资处理。
十九、工效挂钩、承包“上船”企业实行新制度后,其基数原则上不作调整,对影响较大的,可采取换算考核办法,办法另定。
二十、关于服务管理费
各级主管公司在未转轨变形前,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可继续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从所属企业提取服务管理费。主管公司收取的服务管理费年末如有结余,可结转下年使用,但必须相应调低下一年度的提取比例。企业上交的服务管理费列入管理费用中的其他费用。
二十一、关于商业、粮食企业现行优惠政策如何处理问题
1.饲料、酱油醋和儿童食品等生产企业
新《制度》实施后,饲料、酱油醋、豆制品、腌腊制品(包括熟肉制品)、酱、酱腌菜、糖制小食品、儿童食品、小糕点、果脯蜜饯、果汁、果酱、干菜调料(不含味精)等生产企业原享受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延续到第二轮承包期满,最迟执行到1995年。从1996年起按新《制度
》执行。
2.饮食服务企业
国务院国发(1986)56号文件规定,以劳务为主的理发、浴池、修理、饮食服务等小型企业,实行全额提成工资或超额提成工资,在税前列支,不属于奖金范围。恢复按“二、八”比例同财政算帐的办法,即企业交纳的所得税超过20%的部分,由财政部门返还给商业主管部门
。新《制度》实施后,饮食服务现行的全额提成工资或超额提成工资办法执行到1995年;“二、八”分成的税收政策,暂执行到1993年底。
3.小型商业企业
国务院批准小型商业企业实行“改、转、租”后,从1986年开始,对“改”的企业的承包费减收一半,上交的一半交给商业主管部门;对“转”的企业免交资产占用费;对“租”的企业租赁费在税前列支等。新《制度》实施后,上述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到1995年,从1996年
起按新《制度》执行。
二十二、关于商业、粮食、饮服企业多种经营和对外联营执行新的财务制度问题
商业、粮食、饮服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和对外联营,组建新的企业后,如何执行新制度,应视其主营业务而定。凡以商品流通为主营业务、具备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企业,应执行《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不以商品流通为主营业务,应视其主营业务的性质执行相应的财务制度。对企业
内部的某些独立核算单位如不以商品流通为主营业务,也应按其主营业务性质执行相应的财务制度。
二十三、关于年度财务报告的审核批复问题
按照《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和《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商业、粮食、饮食服务企业按期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核签字后,报送主管财政机关。考虑到上述规定一步到位有困难,因此,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仍暂由主管财政机关直接审核批复。但属于
外商投资性质和股份经营组织形式的商业、粮食、饮食服务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必须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查签字。
二十四、关于商业、粮食、饮服企业新老制度衔接的共性问题,按我局统一规定执行。
二十五、本规定从1993年7月1日执行。各区县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1993年6月23日

衡水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


衡水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

衡水市人民政府令


[2002]第21号

  《衡水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已经2002年7月18日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衡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俊渠


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衡水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在衡水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工程建设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的单位,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衡水市科技局是衡水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衡水市地震局是衡水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主管机构,受市科技局委托,负责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各县市区科技局是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各级计划、规划、建设、城管、人防、土地、交通等有关部门,依法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同级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下列建设工程在其可行性研究期间,工程建设单位或者工程业主应当到市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确认手续。

  1、铁路干线、城市高架路、大型桥梁(含立交桥)、大型隧道、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

  2、电力调度中心、220KV以上变电站;广播、电视控制、发射工程;电信枢纽工程、微波通讯站、卫星地面通讯站、移动通讯站、移动通讯主机房和发射支撑建筑。

  3、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热、储油、储气、污水处理等主体工程;大中型企业主要生产用房、全厂性动力设备调度、试验中心、贵重仪器间;制造和储存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工程。

  4、三级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指挥中心、县级以上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各级的消防车库。

  5、10层以上或总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金融、保险、商贸、零售商场;大型体育馆、影剧院及星级宾馆饭店;幼儿园和各类学校的教学楼、宿办楼。

  6、断层通过区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八公里以内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工程。

  前款所列建设工程,市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经确认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由其确定评价级别;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按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直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第五条  第四条规定以外的应进行抗震设防的建设工程,由工程建设单位或工程业主按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第六条  未按规定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计划、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不得办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审批手续;设计部门不得进行工程设计。

  第七条  第四条规定的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有市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验收意见。

  第八条  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工程建设单位或者工程业主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级别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依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九条  来我市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应到市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验资、任务登记和备案手续。

  第十条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后,应当向省地震评定委员会提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评定申请,并连同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有关材料报送省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一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经省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并出具评定意见后,交市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依据,未经省地震安全评定委员会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无效。

  第十二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依照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本着“有偿服务、合理收费”的原则,由建设工程单位或工程业主与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的单位确定。

  第十三条  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把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费用,按有关规定列入工程建设概算。

  第十四条  各级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机构,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情况监督检查,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主动予以配合。

  第十五条  工程建设单位、工程业主或者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  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或其他行政执法活动时,必须出示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

  第十七条  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以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2002年7月23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1]35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和《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精神,为更好地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扶持引导作用,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我们对《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416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二○一一年六月十日

附件:

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的发挥其政策扶持、引导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贴息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基本建设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基本建设贷款是指各类银行提供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贴息范围的基本建设项目贷款。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基本建设项目原则上为基本建设贷款安排的中央级大中型在建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

  大中型项目的划分标准仍按照原国家计委确定的项目审批标准执行,即经营性项目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非经营性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为大中型项目。

第二章 贴息政策

  第五条 贴息资金实行先付后贴的原则,即项目单位必须凭贷款银行开具的利息支付清单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

  以下情形均不予贴息: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延长项目建设期发生的借款利息;已办理竣工决算或已交付使用但未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的项目发生的借款利息;在贴息范围内,项目未按合同规定归还的逾期贷款利息、加息、罚息。

  第六条 贴息对象: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确定以下行业和项目为财政贴息对象:

  (一)农业:

  1、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

  2、天然橡胶林基地建设项目;

  3、大洋性专业渔船购建项目。

  (二)林业:

  1、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

  2、天保工程转产建设项目。

  (三)水利:跨地区、跨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不含发电部分),包括:

  1、水利部直属水利枢纽工程;

  2、南水北调水利枢纽工程;

  3、除前两项外的西部地区重大水利枢纽工程。

  (四)司法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监狱、劳教等项目。

  (五)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辖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

  1、开发区内道路、桥涵、隧道等项目;

  2、开发区内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3、开发区内供电、供热、供气、供水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

  4、开发区内为中小企业创业、自主创新提供场所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孵化器、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以及为服务外包、物联网企业提供场所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其内容包括:物理场所建设、软硬件设备系统购置以及专用软件开发等,不包括中小企业拥有和开发的部分;

  5、开发区内为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资源,服务中小企业,统一修建的标准厂房项目;

  6、开发区内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和民生工程等其他符合公共财政支持范围的基础设施项目。

  对于西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重点贴息支持。

  (六)军工集团“三线”搬迁、核电项目(优先考虑国内设计和制造的堆型)。

  (七)西部铁路项目。

  (八)根据国务院要求,经财政部认定的其他项目。

  上述排序作为优先安排财政贴息资金的依据,但国务院有明确规定的项目除外。已享受财政部门其他贴息的基建项目,不再享受基建财政贴息。

  第七条 贴息率:由财政部根据年度贴息资金预算控制指标和当年贴息资金申报需求等因素一年一定(国务院有明确规定的项目除外),原则上不高于3%。

  第八条 贴息期限:原则上按项目建设期限贴息。除特大型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不超过5年。

  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对项目建设期少于3年(含3年),按项目建设期进行贴息;对项目建设期大于3年的,除特大型项目外,均按不超过5年进行贴息;属于购置的,按2年进行贴息。

  第九条 贴息时间:每年办理贴息的时间为当年6月份,过期不予办理。贴息周期为上年6月21日至本年6月20日。

第三章 贴息资金的申报、审查和下达   

  第十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基础设施项目,由项目单位申报财政贴息。凡已申请其他贴息资金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第十一条 项目单位申报财政贴息,应按要求填制基本建设贷款项目贴息申请表(见附表1)一式两份,并附项目批准文件、借款合同、银行贷款到位凭证、银行签证利息单等材料,经贷款经办行签署意见后,按规定程序上报。其中: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由项目单位上报省级财政部门,并抄报科技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项目单位提交的贴息材料进行审核后,填写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汇总表(见附表2),并附项目单位报送的项目批准文件、借款合同、银行贷款到位凭证、银行签证利息单、贷款经办行意见等材料,经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审核后,于当年6月底以前上报财政部审批。未经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审查的材料,财政部不予受理。

  其他项目,由项目单位上报中央主管部门。中央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本系统项目单位提交的贴息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后,出具审核意见,填写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汇总表(见附表2),并附项目单位报送的项目批准文件、借款合同、银行贷款到位凭证、银行签证利息单、贷款经办行意见等材料,于当年6月底前上报财政部审批。

  上述申报材料应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分类别填报具体项目和提交相关材料,不得打捆上报,否则不予贴息。项目贷款为打包贷款的,应分类详细列清该项目所具体使用的贷款金额。

  对于有条件的地区,鼓励通过网上传输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请财政部驻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根据本办法规定的贴息范围、贴息期限等条件,加强对当地项目单位报送的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材料真实性的审核,剔除重复多头申报项目,并将审核的书面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随申请贴息材料一并上报财政部,以便财政部在核定财政贴息时参考。

  第十三条 财政部对各部门(地区)上报的贴息材料进行审查后,根据年度预算安排的贴息资金规模,按具体项目逐个核定贴息资金数,并按规定下达预算。对不符合条件和要求的项目,财政部不予贴息。

  第十四条 财政贴息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的,各有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通过两级财政结算的,由地方财政部门拨付到项目单位。

第四章 贴息资金财务处理及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项目单位收到财政贴息资金后,分以下情况处理:在建项目应作冲减工程成本处理;竣工项目作冲减财务费用处理。

  第十六条 各有关部门及项目单位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财政贴息资金,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贴息资金下达后,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财政贴息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贴息资金发挥效益。并于每年年底向财政部报告贴息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财政贴息资金的落实情况。

  第十七条 各有关部门及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贴息范围、贴息期限、贴息比率等事项填报贴息申请表。同时,财政贴息资金是专项资金,必须保证贴息的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财政贴息资金。

  第十八条 违反规定,骗取、截留、挪用贴息资金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今后如无调整,每年办理贴息不再另行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416号)同时废止。

  附表:1、  年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申请表

     2、  年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汇总表


附件下载:

附表.xls
http://j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gui/201106/P020110622339316040204.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