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00:04: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3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劳社资发[2001]94号
2001年6月22日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各局、总公司、计划单列企业,中央、部队在京单位:
为规范集体协商工资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000年第9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现结合本市实际,就贯彻实施《试行办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执行。

一、充分认识开展企业试行集体协商工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企业试行集体协商工资工作,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广大职工民主参与企业工资分配,建立企业工资分配的正常增长与制约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企业试行集体协商工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这一工作的指导,促进企业试行集体协商工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
集体协商工资是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企业和企业工会组织要依据《试行办法》和本通知的精神,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
(一)非国有企业,凡建立企业工会的,都应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工资制度;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可由职工推举代表同企业进行集体协商工资。
(二)国有企业,特别是已改制的国有企业要积极稳妥地进行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三)已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可根据集体协商工资达成的协议对原集体合同进行变更;也可将集体协商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

三、集体协商工资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协商确定年度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对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平等协商、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兼顾企业出资人和职工双方的利益;
(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同工同酬;
(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六)遵循本市颁布的工资指导线。

四、集体协商工资代表的确定
已经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其协商工资的代表应由原签订集体合同的协商代表担任,如在协商工资时委托本企业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可增加代表名额,但增加的非本企业职工代表名额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双方增加的名额对等。
未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在协商工资时,其代表的产生按照《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规定产生。

五、集体协商工资协议的审查
集体协商工资协议的审查程序和权限原则上按照集体合同的审查规定执行。企业报送集体协商工资协议时除一式三份报送集体协商工资协议书外,同时报送《集体协商工资基本数据表》及集体协商工资代表名单、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通过集体协商工资的决议。
经批准试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企业的工资协议,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审查集体协商工资情况进行汇总,报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处。

六、集体协商工资争议的处理
在集体协商工资的过程中如引发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暂时中止协商,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并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协调,争议处理的程序按照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处理规定执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自决定受理之日起30日内协调完毕。争议复杂或遇影响处理的其他客观原因需要延期时,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因履行集体协商工资协议发生的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办理。

七、精心组织好企业试行集体协商工资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企业,要认真学习《试行办法》,掌握集体协商工资的内容、程序、操作方式等相关知识,依靠同级工会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集体协商工资工作。
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各局、总公司对施行《试行办法》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附件一:《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详细内容请点击)

附件二:《集体协商工资协议书》(附后)

附件三:《集体协商工资基本数据表》(详细内容请点击)

附件四:《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附后)

附件五:《审查集体协商工资情况统计表》(详细内容请点击)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件二:
集体协商工资协议书(参考)

依据《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代表与职工代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做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 协商双方经对企业本年度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及预测,结合本市、本行业其他相关因素,参照今年市政府颁布的工资指导线,比照同行业人工成本水平,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形成以下协议:
(一)在上年度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元的基础上,本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 %;
(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为每月 元,每小时 元;
(三)职工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为每日 元,每小时 元;
(四)职工在病假等期间的工资支付办法为:
第二条 企业以下规章制度作为本协议附件:
1、企业工资分配办法;
2、工资支付有关规定。
双方认为与工资有关的其他协商一致的内容:
第三条 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遇不可抗力,任何一方均有权对协议条款提出修改意见,经双方代表协商一致,并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后生效。
第四条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份。本协议自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生效。
第五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或与今后国家、北京市颁布的有关规定相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企业首席 职工首席
代表签名 代表签名

企业盖章 企业工会盖章
200 年 月 日 200 年 月 日


附件四:
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

你企业 年 月 日报送的《集体协商工资协议书》收悉,经审查,签订程序合法,内容有效,从审查批准之日起协议双方应严格履行协议规定。

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年 月 日


你企业 年 月 日报送的《集体协商工资协议书》收悉,经审查,我局认为以下内容不符合《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规定。请双方协商代表重新协商后,报我局审查。
1、
2、
3、
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年 月 日
挟持非婚生幼年子女
企图迫使妻子见面的行为一定要公诉吗?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辛岩(男)2000年农历腊月十六与邱雪结婚,其继女邱方方(9岁),一直与其姥姥共同生活,曾随母在辛岩家住过几次。两人婚后不久开始闹矛盾,邱雪多次跑回娘家。辛岩去叫,邱雪就说陈家欠账太多,不愿回来。2001年,辛岩外出打工,挣来的钱全部交给 邱雪。邱雪却将家里的牛、羊等物品全部卖掉,摩托车推到其亲戚家,随后住到其娘家不再回来,甚至被褥都没留下。2003年春节后,辛岩多次登门要求与邱雪面谈婚姻问题,邱雪一直避而不见,辛岩到处找邱雪无果。
2003年7月7日7点钟左右,被告人辛岩租用一面包车,在邱方方上学的路上,强行将其挟持。因邱方方哭闹,辛岩将事先购买的4片阿普唑仑药溶入“雪碧”饮料中,给邱方方服用,致被害人昏睡,并欲将其带至黑龙江双鸭山市,企图迫使邱雪主动与其见面。辛岩在火车站候车之际,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以辛岩涉嫌绑架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二、分歧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辛岩以迫使邱雪主动与其见面为目的,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虽然就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来讲,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明显偏重(绑架罪量刑以10年为起点),但辛岩绑架他人为人质的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人身自由权利,企图迫使妻子见面的目的指向的是他人的意志自由和人身自由处分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应以绑架罪起诉。
另一种观点认为,辛岩胁持非婚生幼年子女企图迫使妻子就范的行为,其内容属于家庭纠纷,其性质为行政违法行为,不宜适用刑法予以评价。应根据刑法第13条、刑诉法第15条之规定,作不起诉处理。但可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91之规定,对辛岩予以训诫或责令具结悔过,提出给予辛岩行政处罚的检察建议,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刑法作为全面保护各种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法律屏障,只有在各种合法权益适用其他法律规范仍不足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予以适用。关于本案,从民法的角度,辛岩是被害人的监护人之一,辛岩胁持非婚生幼年子女企图迫使妻子就范的行为,系家庭成员之间的轻微侵害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社会危害性并没有达到犯罪构成所要求“严重”程度,内容尚属于家庭纠纷的范畴。刑事司法实践中对“婚内强奸”行为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家庭成员之间的盗窃、抢劫行为一般亦不认为是犯罪。实际上,在一些离婚纠纷中,当事人一方违背未成年人意愿将其胁持后隐藏、拘禁,迫使另一方让步或就范的现象并不少见。若对这类行为通通评价为犯罪,则会大大扩大打击面,不利于维护和谐的社会主义家庭关系,与绑架罪的立法本意亦不相符。
另外,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特征。而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具有统一性。刑法之所以禁止某种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故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或前提,刑事违法性则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刑罚的目虽然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但将类似辛岩的行为评价为犯罪,显然没有必要,与刑法的立法意图相悖。就本案而言,被告人的胁持行为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并没有达到犯罪构成理论所要求的严重的程度。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中的公平正义理念,要求执法者应该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执法为民理念要求我们不能机械执法,应该坚持“情、理、法”相统一的社会效果。
综上,根据刑法第13条、刑诉法第15条之规定,对辛岩作不起诉处理,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91之规定,予以训诫或责令具结悔过,提出给予辛岩行政处罚的检察建议,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是正确的。
当然,即使公诉机关按照绑架罪公诉辛岩,法院针对案件的特殊情况,可以根据刑法第63条的规定,对被告人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要履行烦琐的程序,其结果也不得而知。

山东省临邑县检察院 王健 刘宗胜 许萍萍 徐庭霜
0534——3011638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草案)

国家医药管理局


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草案)
1992年1月1日,国家医药管理局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科委《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医药管理局(91)第6号令《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医药生产、科研、教学中使用或饲育实验动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本细则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组织指导和监督实施。

第一章 医药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
第四条 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标准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其微生物控制标准要求符合附表一、二中不得带有规定的病原体)。
实验动物病理检查要求:
一级:普通动物
外观:被毛清洁、光滑、有光泽;肌肉丰满、体态健壮、活泼;行动无异常;头脸不肿;背不穹起;四肢、尾和皮肤无缺损、无疥癣;泄殖孔清洁、正常。
病理解剖:各主要脏器无肉眼可见病理变化,如肿大、坏死灶或寄生虫包块等。
二级:清洁动物
符合一级动物指标,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符合一级动物指标,无二、三级动物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无菌动物
除符合一级普通动物指标外,无二、三级动物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肝、脾、淋巴结等脏器具有无菌动物的组织学结构。
第五条 实验动物按遗传控制标准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进行遗传控制(暂限于大、小鼠)。
一、科学管理
1.引种来源清楚,应带有系谱及生物学特性资料(如近交代数、交配方式、遗传组成、生物学特性),应符合国际公认的遗传概貌标准。
2.按国际规定的近交系动物的繁殖系统,进行种群维持和生产。
(1)基础群和血缘扩大群的生产方法
应以同窝雌雄交配方法进行。基础群的维持一定按近交系的保种方法进行,并应有谱系及个体卡。
(2)生产群
以随机交配方法进行生产,可连续繁殖3~5代,其生产群种鼠应与基础群血缘关系保持相对平行。
二、遗传质量控制
1.同系异体皮肤移植法。
2.生化电游法(参照附表四、五)。
3.动物的取样。
近交系大鼠、小鼠每个品系至少进行四只动物异体皮肤移植,皮肤移植成功者还需从核心群中选送四只动物(2公、2母)进行生化位点的检查。
第六条 实验动物的饲料控制标准
一、用于实验动物的饲料:应根据各种动物的不同生理学特性和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制定其营养成分的标准。
二、科学制定各种实验动物饲料配方
1.应根据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科学制定各种实验动物的饲料配方(参见附表六)。
2.确定后的饲料配方不得任意更改,力求稳定。
3.饲料中不得添加抗菌剂、抗虫剂、防腐防毒及激素等其它药物。
三、原料要求及保管
1.精选原料,要求新鲜、无杂质、无毒、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
2.应设专门饲料库房。
饲料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无虫、无野鼠、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各种饲料或原料应分类堆放整齐。
3.维生素类原料应存放在避光、低温干燥处。
4.加工后成品与原料应分别保管。
5.饲料库房内严禁存放杂品及毒性药品等。
6.饲料库房必须建立严格领发、保管制度及完整的管理手续。
四、加工制作
选择优质原料按饲料配方比,准确称重,充分混匀,制成的料块应有适宜的硬度和适口性。
块料成品进行适当的包装,并根据不同级别实验动物的需要分别进行消毒,包装封口应有标签,注明饲料种类、制作日期及制作人姓名。成品料块存放原则上不得超过二个月。

第二章 医药实验动物饲育条件和设施标准
第七条 医药实验动物饲育条件和设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并应取得省(市)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的合格证。
第八条 实验动物饲育设施的标准应符合附表七之要求。
第九条 实验动物饲育场应有的设施结构
一、前区,包括:办公室,隔离检疫室,库房,饲料制作室,饲料库,维修室,走廊和工作人员卫生设施等。
二、控制区(饲育区),包括:育种室,种群扩大室,繁育室,待发室,清洁物品贮藏室和清洁走廓。
三、后勤区,包括:洗刷消毒间(含洗刷消毒设备等),环境调控设施(含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废弃物品存放,尸体和病理解剖动物的处理,处理间,污物走廓等。
第十条 实验动物饲育设施的要求
一、普通动物(开放系统)
1.外环境条件
(1)实验动物饲育的地址应选择在无污染、无噪音的僻静处;
(2)院落整齐、清洁、定期消毒;
(3)条件允许下有一定的绿化面积;
(4)设有专用的垃圾、动物尸体的存放处,设有尸体焚烧和处理设施;
(5)动物饲育室附近不得饲养非实验用的家禽、家畜。
2.动物饲育室建筑条件
(1)中、小型动物饲育室进出口不得直接对外;
(2)门窗严密,应有防昆虫的纱门纱窗;
(3)天花板光洁,能消毒;
(4)地面平坦,地面及墙壁能洗刷;
(5)具有封闭式下水道;
(6)具有换气装置及防野鼠的设备。
3.饲育室内环境条件:应符合附表七之要求。
4.笼、饲育的环境条件
(1)应使用易于清洗消毒及操作的笼具;
(2)饲具及饮水用具需能进行消毒,并需要使用不生锈的材料制作。
5.管理条件
(1)制度:要有动物饲育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洗刷消毒制度 、饲料加工制度、工作定额制度、岗位负责制度等。
(2)工作记录:有笼卡、有饲育室日记、有动物帐目、环境记录(温、湿度)和交接班记录。
(3)人员卫生:应有洗澡卫生设施,工作时一律穿戴配发的洁净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工作鞋。
(4)铺垫物要消毒,应达到清洁、干燥、无毒、无虫、无感染源、无污染、不可吃、能吸水。
二、清洁动物(半屏障系统)
除达到普通动物要求外,还必须达到下列各项要求:
1.动物饲育室建筑条件
(1)做到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
(2)门、窗要达到密封的要求;
(3)有缓冲间;
(4)有更衣室;
(5)有换气装置。
2.饲育室内环境条件:应符合附表七之要求。
三、无特殊病原体动物与无菌动物(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
1.除达到清洁级动物要求之外,饲育室内环境条件应符合附表七之要求。
2.管理条件:
工作人员进入动物饲育室前应彻底淋浴,穿戴经灭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和手套。

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检疫
第十一条 实验动物的检疫要求。
为提高实验动物的健康水平,预防实验动物群体中发生传染病,避免新引进的动物对原有动物及有关人员造成危害,必须遵守下列检疫要求:
一、新引进的动物必须进行隔离检疫,确保无传染病后,方可移入饲养区。
二、动物发生传染病死亡应及时进行处理(病理尸检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提出处理意见,报有关负责人或主管部门。
三、患有传染病的动物或患有非传染病的动物不得用于动物实验。发生传染病时,患病动物全部销毁;房屋、用具、笼架具、垫料、衣服、鞋帽等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动物室消毒封闭一定时间后才能开启使用。
四、实验动物发生烈性传染病流行时,应立即报告各级医药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同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传染病蔓延,如有拖延或隐瞒不报者,所在单位要承担责任,并报主管单位吊销其合格证。

第四章 实验动物的保种、引种与供应
第十二条 实验动物的保种。
一、保种单位必须有符合实验动物级别要求的设施条件,由高、中级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直接管理,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二、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省(市)级主管部门的合格证书。
三、保种单位有责任按计划向生产单位提供种子。所提供的种子动物要有保种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标明品系、遗传背景、微生物控制情况(动物等级资料)和合格证副本。
四、保种单位有责任根据引种单位的情况提出引种的指导意见,引种单位有义务反馈有关种子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 实验动物引种
一、引种单位需获得实验动物生产、供应设施合格证后方可引种。
二、一般情况下,对近交系生产群每年应进行一次遗传质量检测,对不同等级的动物必要时进行微生物检测。
第十四条 实验动物供应
一、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单位所提供的实验动物必须保证质量,要有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标明遗传背景、微生物控制情况等有关资料及实验动物合格证副本(注明:供应数量、日期及使用实验动物的课题)作为实验动物合格的依据。
二、实验动物的生产单位与实验动物的使用单位都应信守双方签定的供需计划合同(合同应按国家合同法签定)。
三、实验动物的运输器具要安全可靠和符合微生物控制的等级要求,不得将不同品系动物混装,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第五章 实验动物实验(观察)室的条件和管理
第十五条 实验动物实验(观察)室是指应用实验动物进行医药产品的药理、毒理和质量检定实验的场所,其设施条件应参照相应等级实验动物饲育的条件执行。
第十六条 实验动物实验室必须使用合格动物,凡来源不明,健康和遗传质量不清楚,不合格的动物不得进入实验动物实验室。
第十七条 实验动物室负责人员必须获得并验收了供应单位实验动物合格证后,才能与供应单位签订供需计划,接受动物。
第十八条 凡使用微生物情况不明的实验动物或野生动物时,均应在检疫室经检疫后,方可移入实验动物实验(观察)室。
第十九条 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品系;不同品系不同等级;不同品系但同一毛色的实验动物不得混养于同一实验(观察)室内。
第二十条 同一实验室内,不得做互有干扰的药物实验。
第二十一条 进行同位素、致癌物或传染性动物实验时,其设施条件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法规和条例。
第二十二条 进行动物实验时,实验人员操作应尽量轻柔,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并惊吓其他动物。
第二十三条 必须善待动物,处死动物应采用符合规范的方法,从事的实验可致动物痛苦时,应尽量采用麻醉的方法。
第二十四条 实验动物的尸体应置于焚尸炉内烧毁或暂时贮存于冰柜中再作统一处理。
第二十五条 科研课题立项、成果鉴定和药品安全检验必须应用合格的实验动物并具备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室条件设施,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或不具备合格的实验动物条件,不予批准科研课题立项,所做的实验数据和测试结果无效。

第六章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
第二十六条 实验动物饲育和应用单位必须有适当比例的高级、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类人员都应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二十七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应当得到省(市)级主管部门的资格认可。
第二十八条 各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应对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业务水平,考核成绩作为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 从事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应享受较高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以保证其健康和工作人员相对稳定。
第三十条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预防免疫,发现患有传染病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一条 各级医药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对长期从事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科研工作,忠于职守,辛勤劳动,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细则和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和应用单位,由医药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分别不同情况,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进、撤消合格证、责令关闭等处理,造成损失的追究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自1992年1月1日起执行。
附表一
实验动物病毒检测等级标准
--------------------------------------------------------------------------------------
动物等级 | 病 毒 动 物 种 类
| 小鼠大鼠豚鼠地鼠 兔
----------------|--------------------------------------------------------------------
一级:普通动物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炎病毒Lymphocytlc Chor
|lomegltls virus (LCM) ○ ○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lzootlc Hemorrhaglc Fever
|virus (EHFV) ○ ○
|小鼠脱脚病病毒(鼠痘病毒)Eotremella Virus
|(poxvirus of mice) ○
|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lc Dlseasc Virus ○
----------------|--------------------------------------------------------------------
二级:清洁动物体|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 (MHV) ○
|仙台病毒Sendal Virus ○ ○ ○
----------------|--------------------------------------------------------------------
三级:无特殊 |猴病毒Slmian Virus (SV5) ○ ○
病原动物 |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la Virus of Mice (PVN) ○ ● ○ ●
|呼肠弧毒病3型Reovirus Type 3 (Reo-3) ○ ● ○ ○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Mous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GdDN) ○ ● ●
|小鼠腺病毒Mouse Adenovirus (MAd) ●
|K病毒K Virus (KV) ●
|小鼠微小病毒Minute Virus of Mice (MVM) ○
|多瘤病毒Polyoma Virus ○
|轮状病毒Rotavirus ●
|Toolan's 病毒(H-1) Toolan's Virus (H-1) ○
|大鼠潜在病毒Kllham's Rat Virus (KRV) ○
|大鼠冠状病毒Rat Corona Virus (RCV) ○
|大鼠涎泪腺炎病毒Slalodacryoadenitls Virus
|(SDAV) ○
|新生小鼠流行性腹泻病毒Eplzootic Diarrhea of In-
|fat Mice (EDIM) ●
|乳酸脱氢酶病Lactic Dehydrogenase Virus (LDH) ●
|小鼠巨细胞病毒Mouse Cytomegalovirus (MCMV) ●
----------------|--------------------------------------------------------------------
四级:无菌动物 |不能有可检出的病毒
--------------------------------------------------------------------------------------
注:○要求没有,必须检查;●需要时检查。
附表二
实验动物病原菌检测等级标准
----------------------------------------------------------------------------------
动物等级 | 病 原 菌 动 物 种 类
| 小鼠大鼠豚鼠地鼠 兔 狗
----------------|----------------------------------------------------------------
一级:普通动物 |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 ○ ○ ○ ○ ○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
|cytogenes ● ● ● ● ●
|假结核耶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 ● ● ● ●
|布鲁氏菌Brucella ○
----------------|----------------------------------------------------------------
二级:清洁动物 |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
|da ○ ○ ○ ○ ○ ○
|支气管败血性包特氏菌Bordetella bron-
|chiseptica ○ ○ ○ ○ ○ ○
|念球状链杆菌Streptobaclllus monlli-
|formis ● ● ● ● ● ●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sinia enterocoliltica ● ● ● ● ● ●
|肺支原体Mycoplasma pulmonis ○ ○
|溶神经支原体Mycoplasma neurolyticum ●
|关节炎支原体Mycoplasma arthrilidis ●
|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l ○ ○
|泰泽氏菌Bacillus piliformis ○ ○ ○ ○ ○
|大肠杆菌Escherlchia coll 0115a C: K
|(B) ●
|嗜肺巴氏杆菌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 ○ ○ ○ ○
----------------|----------------------------------------------------------------
三级:无特殊病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 ○ ○ ○ ○ ○
原体动物 |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 ○ ○ ○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 ○ ○ ○ ○ ○
|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 ○ ○ ○ ○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 ○ ○ ○
----------------|----------------------------------------------------------------
四级:无菌动物 |无任何可查到的细菌 ○ ○ ○ ○ ○
----------------------------------------------------------------------------------
注:○必须检查;●需要时检查。
附表三
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等级标准
--------------------------------------------------------------------------------------
动物等级 | 寄 生 虫 动 物 种 类
| 小鼠大鼠豚鼠地鼠 兔 狗
----------------|--------------------------------------------------------------------
一级:普通动物 |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Ectoparasite ○ ○ ○ ○ ○ ○
----------------|--------------------------------------------------------------------
二级:清洁动物 |脑原虫Encephalitizoon cuniculi ● ● ● ● ○
|阿米巴Entamoeba Sp. ○ ○ ○ ○ ● ●
|爱美尔球虫Eimeria Sp. ● ● ○ ● ○
|带绦虫Taenia Sp. ○ ○   ○ ○ ●
|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 ○ ○ ○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 ○ ○ ○
|孟氏裂头绦虫Spirometra mansonl ●
|华枝睾吸虫Clonor chis sinensis ●
|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felineus ●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lmus westermanl ●
|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 ○
|弓蛔虫Toxocara Sp. ○
|管状线虫Syphacia Sp. ○ ○ ○
|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uris tetraptera ○ ○ ○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idae callipeda ●
|棘腭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 ●
|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 ○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 renale ●
|鼠膀胱线虫Tri hosomoides crasslcauda ○ ○ ○
|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llca ○ ○ ○
|栓尾线虫Passaluras Sp. ○ ○
----------------|----------------------------------------------------------------
三级:无特殊病 |卡氏肺胞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 ○ ○ ○
原体动物 |毛滴虫Trichomonas Sb. ○ ○ ○
|鼠贾第鞭毛虫Giardia muris ○ ○ ○
|鼠六鞭毛虫Spironucleus muris ○ ○ ○
----------------|----------------------------------------------------------------
四级:无菌动物 |
----------------------------------------------------------------------------------
注:○要求没有,必须检查;●需要时检查。
附表四
小鼠常用品系生化遗传概貌
----------------------------------------------------------------
Loci Strain Car-2 Es-3 Gpd-1 Gpi-1 Hbb Idh-1
----------------------------------------------------------------
A b b c b a d a
AKR/J a b c b a s b
C3H/He b b c b b d a
C57BL/6 a a a a b s a
CBA/J b b c b b d b
CBA/01a a b c b b d b
BALB/c b b a b a d a
CBA/1 a b c a a d b
CBA/2 b b c b a d b
515 a b c b a s a
TA1 b a a b a s a
TA2 a b c b b d a
----------------------------------------------------------------
Loci Trf Ce-2 Es-10 Mod-1 Mup-1 Pgm-1
----------------------------------------------------------------
A b a a a a a
AKR/J b b b b a a
C3H/He b b b a a a
C57BL/6 b a a b b b
CBA/J a b b b a a
CBA/01a a b b b a b
BACB/c b a a a a a
DBA/1 b b b a a b
DBA/2 b a b a a b
515 b b a b b b
TA1 b b b b b a
TA2 b b a b b b
----------------------------------------------------------------
附表五
大鼠常用品系生化遗传概貌
--------------------------------------------------------------
LoCi Es-3 Es-4 Es-6 Es-8 Es-9 Es-10 AKp-1 Cat
strain
--------------------------------------------------------------
F344/N a b a b a a a a
Lou/c a b b b a a a a
SHR b a a b a a a b
WKY d b a a c b a b
LEW/M d b a b c a a a
ACI a b b b c a b a
--------------------------------------------------------------
附表六
实验动物所需主要营养参考指标
------------------------------------------------------------------------------------------------
| 指 标
|--------------------------------------------------------------------------------
| 大小鼠 | 家兔 | 鼠 | 地鼠| 犬 | 猫 | 猕猴
项 目|--------------|--------------|--------------|------|------|------|--------
| 特殊|繁殖用|繁殖用|育成用|繁殖用|育成用|饲育用|饲育用|饲育用|饲育用
|繁殖用| | | | | | | | |
--------------|------|------|------|------|------|------|------|------|------|--------
水分(%)≤ | 10 | 10 | 10 | 16 | 10 | 10 | 10 | 7 | 7 | 7
--------------|------|------|------|------|------|------|------|------|------|--------
粗蛋白(%)≥| 23 | 21 | 18 | 15 | 20 | 18 | 22 | 17 | 30 | 20
--------------|------|------|------|------|------|------|------|------|------|--------
粗脂肪(%)≥| 5 | 4 | 3 | 4 | 3 | 4 | 4 | 3 | 6 | 2
--------------|------|------|------|------|------|------|------|------|------|--------
粗纤维(%)≤| 5 | 5 |10-15 |10-15 |10-15 |10-15 | 6 | 5 | 4 | 4
--------------|------|------|------|------|------|------|------|------|------|--------
粗灰分(%)≤| 8 | 8 | 9 | 9 | 9 | 9 | 8 | 10 | 7 | 8
--------------|------|------|------|------|------|------|------|------|------|--------
钙(%) |0.8- |0.8- |1.0- |1.0- |1.0- |1.0- |1.0- |1.0- |1.0- |0.8-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磷(%) |0.4- |0.4- |0.4- |0.5- |0.5- |0.5- |0.5- |0.5- |0.5- |0.4-
| 0.7 | 0.7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0.7
------------------------------------------------------------------------------------------------
附表七
实验动物环境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
| 指 标
|----------------------------------------------------------------------
项 目 |开放系统 简易屏障系统 屏障系统 隔离系统
|(普通) (清洁) (SPF) (无菌)
--------------------|----------------------------------------------------------------------
温度(C) |18--29 18--29 18--29 18--29
温度(%) |40--70 40--70 40--70 40--70
换气次数(次/h) | 10 10 10
气流速度(m/s) | 0.18 0.18 0.18
压差(mmH2O) | 2.5 2.5 2.5
洁净度(级) |>100000 100.000 10.000 100
氨浓度(mg/m3) | 15 15 15 15
噪声(dB)≤ | 60 60 60 60
照度(Lux) |150--300 150--300 150--300 150--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