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何厚铧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时间:2024-05-20 17:23: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8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何厚铧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何厚铧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确认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接受何厚铧辞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附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何厚铧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2000年3月1日通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何厚铧辞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报请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认。





人事部、公安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的通知

人事部 公安部 等


人事部、公安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的通知

1997年1月8日,人事部、公安部、国家粮食储备局

为及时解决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派遣后的“用非所学”和闲置浪费问题,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合理配置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毕业生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人事部、公安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共同制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调整,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充分开发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报到之日起,一年之内要求调整工作单位的国家计划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毕业研究生,下同)。
第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可提出调整工作单位申请:
(一)确属专业不对口,学用不一致的;
(二)要求到基层单位或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
(三)要求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及国家重点加强部门工作的;
(四)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原因的。
第四条 要求调整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应填写《高等学校毕业生调整工作申请表》(附件1,本刊略),并向其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为其办理调出手续。
调入单位应填写《高等学校毕业生调整工作审批表》(附件2,本刊略),按照所在省省级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调入审批权限(地、市级以上),报经批准后,办理毕业生的调入手续。
第五条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调整的,由省级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相应的调整权限。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按调入省的省级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权限(地、市级以上)审批。
第六条 调整工作单位的毕业生需办理户口迁移和市镇居民粮食供应关系转移手续的,按照《关于干部、工人调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1994]9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持《高等学校毕业生调整工作通知书》(附件3,本刊略)和《高等学校毕业生调整工作登记表》(附件4,本刊略)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条 经批准调整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执行有关毕业生就业分配政策,免交城市容纳等费用。
第八条 经批准调整工作单位的毕业生,调整前及调整后的见习期合并计算。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十条 本办法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常政办发〔2008〕88号



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九日

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市区范围内历史建筑的认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经市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 评估以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为准则,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一)建筑类型、建筑样式、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等具有特色或者研究价值的;
  (二)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三)著名人物的故居、旧居和纪念地;
  (四)其他反映地域建筑特点或者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特点的;
  (五)在本市各行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建(构)筑物;
  (六)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
  第五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文化(文物)、建设、房产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区范围内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和与之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普查,做好资料收集、整理、统计等工作。
  第六条 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向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历史建筑。
  第七条 历史建筑的认定应根据下列程序进行:
  (一)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普查情况,提出历史建筑的初步名录;
  (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文化(文物)、房产、建筑、历史、档案等方面的专家,根据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提出评估意见;
  (三)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估意见,拟定历史建筑建议名录;
  (四)历史建筑建议名录经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并公布。
  第八条 金坛市、溧阳市历史建筑的认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